信息发布
矿业搜索:
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新疆矿业网 - 国源交易中心 >>  首页  >> 矿业资讯  >> 查看详情

资深地矿专家刘益康:寻找矿产勘查企业家

发布日期:2023-05-18 00:16:14  浏览:494  属于:矿业资讯

这里讲的矿产勘查企业家,仅指从事矿产勘查的企业的经理人员。这类企业,以矿产勘查为业,“产品”是预期可供开发的矿产地,目标是风险投资的高成长。全球有数以万计这类上市和未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就是矿产勘查企业家。在国内,这类企业还非常非常稀少,矿产勘查企业家的队伍尚未形成。

2011年5月30日,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的理论实践版,对笔者有个专访,以《没有改革的阵痛,就没有地勘企业家》为题刊出。这里就把这篇访谈,增删修改,以《寻找矿产勘查企业家》为题,纳入本随笔之中。

现在,中央已经明确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就是推进“改制转企”。地矿局、队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应当属于这一类。企业化的改革,是大势所趋。通过推进企业化改革,形成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矿产勘查市场主体,同时催生一批矿产勘查企业家。

那么,在地矿局、队的改革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矿产勘查企业家?怎样才能造就和培养这样一批矿产勘查企业家?首先,要营造矿产勘查企业家体制环境和平台,地矿局、队矿产勘查企业化改革阵痛这一关,迟早是一定要过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矿产勘查是每个矿山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也是矿业这个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定位,矿产勘查是“产业”,而并非“事业”。“事业”是用纳税人的钱,为全民服务的。例如,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气象预报、卫生防疫、植物保护、应急救援等。而矿产勘查的成果,一个含有可采储量的矿产地,只能为特定的实体带来利益,因此矿产勘查不能称为“事业”。只有明确了矿产勘查的“产业”定位,才会明白,为什么矿产勘查单位的改革,要摘掉“事业”的帽子。

1986年4月25日,万里同志在全国地矿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就提出了“三化”的改革目标,除了地质资料商品化、地质队伍社会化以外,明确指出了“地质普查勘探单位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上文的“三化”是万里同志的原话。1988年,《中国地质经济》创刊号,把企业化表述为“地勘单位应作为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从“三化”的改革目标的提出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地质普查勘探单位企业化这项改革,现在还在路上,进展不顺。耳朵已经听出茧子的“过渡期”,也不知道到底要过渡到什么时候。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没有经历过改革中企业倒闭的痛苦,也没有做成全球跨国公司的喜悦,成了一大群长不大的“不死鸟”。“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利益两头占的思路,长期以来,在地矿局、队内,占据了舆论高地,是受到上上下下广泛欢迎的选择。产业部门的设计科研院所,在20年前推行企业化,如今已经走上了康庄光明大道。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不管是什么主客观因素,地勘局、队一直延宕矿产勘查企业化改革,所以造成了今日的尴尬与困境。

要建立矿产勘查企业家队伍,首先要有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化这一关、改革阵痛这一关,一定要过。很可能还是生死关,会倒下一批,但也一定要过。就像伍子胥过昭关,不过是死,过也很可能死,为此一夜熬白了头,是必然的。不能以矿产勘查的高风险、政策不到位、历史的包袱重为由,拖延企业化的步伐。要向产业科研设计院所企业化之路学习,要向森工集团等经历过大磨难的企业学习。现在只有很少数的地勘单位,杀出了一条血路。实际上,不少地勘局、队已经认识到,事业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生存的安全阀,又是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

将地勘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矿产勘查企业的经理层,进行对比,二者在运作思路和运作模式上,差异很大。要转化为矿产勘查企业家,要有一次必要的“转身”。

一是理念的转身。矿产勘查公司必须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投资矿产勘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当然,必须找到矿才能盈利,找到大矿、好矿,就能获得超额的回报。现在需要回答的,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负责,还是对风险勘查投资者负责;是把矿产勘查当项目来完成,还是当成公司的经营来做;是追求探获资源量的多少,还是考虑开发的可能性和盈利;是按规定和固化的规范、定额运作,还是关注勘查效益的优化;是寄希望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持,还是面向国内外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筹融资,等等。

二是心理的转身。地勘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向矿产勘查企业家转型,不但要有管理理念和技术经济层面思考的“转身”,还要有心理和心态的“转身”。有一位国家事业局的计划处处长,他毅然放弃这一握有大权、前途光明的职位,创建了一家自己的矿产勘查公司。他说,做企业家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战胜进入市场后无依无靠的恐惧,战胜自己过去处处受人尊敬和照顾的习惯,告别官本位理念,要敢于尝试做企业家的酸甜苦辣,敢于踏上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勘查创业的历程,要能够在客户面前弯下腰杆。他说,这是一名地勘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否则就不要下海戏水。

要在投资决策、筹融资金、勘查实施、经济可研、并购转让、企业管理的商海实战中,让地勘人才锻炼成长为地勘企业家?怎样才能造就矿产勘查企业家?要“撤掉事业单位的板凳,把铁饭碗改成瓷饭碗”,以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走向市场。让地勘单位管理者以企业人的身份,在国内外勘查市场的竞争实战中去求生存、谋发展。

这一步迟早要走,不能把这项改革无限期地推后,这对矿产勘查的长远战略发展是不利的。可以预料,同其他产业一样,通过市场,大浪淘沙,会有一大批决策错误、理念错位、经营不当、管理不善、运气不好的地勘企业倒闭。要想在成为矿产勘查企业家后,个个都能活出来,个个都过得光鲜,是绝对不可能的,肯定比在事业体制内当一个什么“长”,要艰难辛苦得多。但一定也要看到,同其他产业一样,也会有一批矿产勘查企业家脱颖而出,也会有一批有竞争力的矿产勘查企业屹立于国内国际矿产勘查市场。

对于地矿局、队企业化改革的困难,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一定要从维护大局稳定出发,对地勘事业贡献一生的老职工可以规定对一个特定年龄以上的职工,保持事业人的退休待遇,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的措施,或者像四川省那样,出台一个更为宽松的政策,把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