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0号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0一0年九月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促进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 和合理利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 事古生物化石发掘、收藏等活动以及古生物化石进出境,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动 物和植物的实体化石及其遗迹化石。
古猿、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 护依照国家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遗存 的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的博物馆、科学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收藏单位收藏的古生 物化石,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给国家的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所有,不因其 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其所有权。
第四条 国家对古生物化石实行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 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古生 物化石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成立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 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国古生物学会推荐 的专家组成,承担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的拟定、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 保护区建立的咨询、古生物化石发掘申请的评审、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出 境的鉴定等工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按照在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 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应当列为重点 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属的模式标本;
(二)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三)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和古脊椎 动物的足迹等遗迹化石;
(四)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拟定,由国务院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布。
第八条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区域,应当建立国家级古生物化石 自然保护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已经发现重点保 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建立地方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建立古生物化石 自然保护区的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执行。
建立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应当征求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 会的意见。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将 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知识的宣传教 育,增强公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古生物化石 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古生物化石发掘
第十条 因科学研究、教学、科学普及或者对古生物化石进行抢救性保 护等需要,方可发掘古生物化石。发掘古生物化石的,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十 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批准。
本条例所称发掘,是指有一定工作面,使用机械或者其他动力工具挖掘 古生物化石的活动。
第十一条 在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内发掘古生物化石,或者在 其他区域发掘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 申请并取得批准;在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外发掘一般保护古生物化 石的,应当向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批准。
申请发掘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在提出申请时提交其 符合下列条件的证明材料以及发掘项目概况、发掘方案、发掘标本保存方案 和发掘区自然生态条件恢复方案:
(一)有3名以上拥有古生物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并有3年以上> 古生物化石发掘经历的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技术人员具有古生物专业 高级职称并作为发掘活动的领队);
(二)有符合古生物化石发掘需要的设施、设备;
(三)有与古生物化石保护相适应的处理技术和工艺;
(四)有符合古生物化石保管需要的设施、设备和场所。
第十二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 将申请材料送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应当自 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应当作为是否 批准古生物化石发掘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对申请单位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条件,同时古生物化石发掘方案、 发掘标本保存方案和发掘区自然生态条件恢复方案切实可行的,予以批准;对 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古生物化石发掘申请前,应当征求古生物化 石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批准发掘申 请后,应当将批准发掘古生物化石的情况通报古生物化石所在地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古生物化 石发掘申请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审查、 批准,并听取古生物专家的意见。
第十四条 发掘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发掘方案进行发掘; 确需改变发掘方案的,应当报原批准发掘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发掘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应当自发掘或者科学研究、教学等活 动结束之日起30日内,对发掘的古生物化石登记造册,作出相应的描述与标注, 并移交给批准发掘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的符合条件的收藏单位收藏。
第十六条 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或者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因科学研究、 教学需要零星采集古生物化石标本的,不需要申请批准,但是,应当在采集活 动开始前将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数量等情况书面告知古生物化石所在地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采集的古生物化石的收藏 应当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本条例所称零星采集,是指使用手持非机械工具在地表挖掘极少量古生物 化石,同时不对地表和其他资源造成影响的活动。
第十七条 外国人、外国组织因中外合作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方可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发掘古生物化石。发掘古生 物化石的,应当经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采取与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 第二款规定条件的中方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并遵守本条例有关古生物化石发 掘、收藏、进出境的规定。
第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应当保 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赶 赴现场,并在7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确有必要的,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通知公 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发现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国 土资源主管部门,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的,由提出处理 意见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条件的单位发掘。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古生物化石发 掘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发掘古生物化石,或者不按照批准的发 掘方案发掘古生物化石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章 古生物化石收藏
第二十条 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馆址、专用展室、相应面积的藏品保管场所;
(二)有相应数量的拥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古生物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三)有防止古生物化石自然损毁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四)有完备的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和完善的安全保卫等管理制度;
(五)有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的管理和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全国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档 案和数据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本行政区域的重点 保护古生物化石档案和数据库。
收藏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档案,并如实对收藏的古生物化石 作出描述与标注。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捐赠给符合 条件的收藏单位收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买卖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买卖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的,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进行。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三条 国有收藏单位不得将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转让、交换、赠 与给非国有收藏单位或者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转让、交换、赠与、质押给 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第二十四条 收藏单位之间转让、交换、赠与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 应当经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应当对依法没收的古生物化石登 记造册、妥善保管,并在结案后30个工作日内移交给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受移 交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出具接收凭证,并将接收的古生物化石交符合条件的收藏 单位收藏。
国有收藏单位不再收藏的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 门的规定处理。
第四章 古生物化石进出境
第二十六条 未命名的古生物化石不得出境。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出境: (一)因科学研究需要与国外有关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的;
(二)因科学、文化交流需要在境外进行展览的。
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 准,方可出境。
第二十七条 申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应当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出境申请,并提交出境古生物化石的清单 和照片。出境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古生物化石的出境地点、出境目的、出 境时间等内容。
申请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外方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合 作科学研究合同或者展览合同,以及古生物化石的应急保护预案、保护措施、保险证明 等材料。
第二十八条 申请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 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送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 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出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 石进行鉴定,确认古生物化石的种属、数量和完好程度,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鉴定 意见应当作为是否批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符合规 定条件的,作出批准出境的决定;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九条 申请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 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同意出境的,作出批准出 境的决定;不同意出境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古生物化石出境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90日;超过有效期出境的,应当重 新提出出境申请。
重点古生物化石在境外停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境外停留 时间的,应当在境外停留期限届满60日前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延期。延长期 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三十一条 经批准出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后进境的,申请人应当自办结 进境海关手续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进境核查。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送国家古生 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对出境后进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应当作为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境核查结论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作出核查结论; 对确认为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责令申请人追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三十二条 境外古生物化石临时进境的,应当交由海关加封,由境内有关单位或者 个人自办结进境海关手续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查、登记。国 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查海关封志完好无损的,逐件进行拍照、登记。
临时进境的古生物化石进境后出境的,由境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向国务院国土资 源主管部门申请核查。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 定的程序,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对确认为原临时进境的古生物 化石的,批准出境。
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境外取得的古生物化石进境的,应当向海关申报,按照海关 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境手续。
第三十三条 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并向 海关提交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 门的出境批准文件。
对有理由怀疑属于古生物化石的物品出境的,海关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向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出境口岸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 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是否属于古生物化石的证明文件。
第三十四条 国家对违法出境的古生物化石有权进行追索。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具体负责追索工作。国务院外交、公安、海关 等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违法出境古生物化石的追索工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古生物化石发掘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古生物化石出境的;
(三)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不依法处理的;
(四)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责令停止发掘,限期改正,没收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 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发掘古生物化石的;
(二)未按照批准的发掘方案发掘古生物化石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由批准古生物化石发掘的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撤销批准发掘的决定。
第三十七条 古生物化石发掘单位未按照规定移交发掘的古生物化石的,由批 准古生物化石发掘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古生 物化石损毁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不符合收藏条件收藏古生物化石的,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的罚款;已严重影响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安全的,由国务 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符合条件的收藏单位代为收藏,代为收藏的费用由原 收藏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 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本单位收藏的古生物化 石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 的,没收有关古生物化石,并处2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买卖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由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之间未经批准转让、交换、赠与其收藏的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对有关收藏单位处5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国有收藏单位将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违法转让、交换、 赠与给非国有收藏单位或者个人的,对国有收藏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将其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转让、交换、赠 与、质押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 限期追回,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 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批准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 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 人员,或者国有的博物馆、科学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其他收藏单位以及发掘 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国有古生物化石非法占为己有的,依 法给予处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追回非法占有的古生物化 石;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